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html模版年年回無錫 最憶是江南
秉承榮氏傢族實業興國理想的榮智權:

年年回無錫 最憶是江南 從紗廠到銀行, 轉型之路不必“按部就班”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榮氏傢族,說:“榮傢是中國民族資本傢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 就隻有他們一傢。”

香港中環,榮氏傢族創立的南洋集團總部。“父親榮鴻慶95歲瞭,仍然堅持來公司上班。長輩還在工作,我當然更不能退下來,盡管我今年也71歲瞭。”南洋集團副常務董事、上海商業銀行董事長榮智權的眼中,父輩們言傳身教,兢兢業業對待工作的態度,是榮氏傢族留給後輩們最寶貴的財富。



提起榮氏傢族,大部分人的印象還停留在歷史教科書裡中國近代最早的一批民族企業——無錫民族資本傢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開辦的申新紡織廠、福新面粉廠,而如今南洋集團的主要業務則以投資控股和金融證券為主。

“時代在變,我們企業必須順應潮流主動轉型。如今互聯網金融興起,又給銀行業帶來瞭新的機遇和挑戰,所有人都在忙著不斷學習。”榮智權向記者感嘆。

1948年,榮智權隨父親榮鴻慶從上海舉傢遷到香港,繼續從事紡織、制衣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香港紗廠的黃金時代,現在南洋集團的會議室和走廊裡,bose汽車喇叭還懸掛著幾幅記錄當時紗廠工人繁忙勞動的黑白照片。

上世紀80年代,經濟騰飛的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地價暴漲,人力成本高企,令傳統紡織業不得不尋找轉型之路。榮智權等香港企業傢開始到深圳等地投資建廠,南洋集團也逐漸向金融、房地產行業轉型。

轉型之路並不好走。當年有人質疑:“我們開紡織廠的,怎麼突然要轉去做銀行和房地產?”榮智權說,他認準的道理是,不能因為不懂就不敢做,不變就意味著被淘汰。

“1990年,我們的企業從2000人縮到隻有10個人,但資產卻增加瞭很多倍。如果沒有自身的堅持,如果沒有新老董事的意見一致和支持,我想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榮智權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創業之道。父親沒有勉強我走他的老路,我也同樣不會勉強我的孩子。”榮智權告訴記者,自己從美車用喇叭品牌國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系拿到碩士學位後,並沒有到傢族企業中任職,而是在花旗銀行工作瞭5年,30歲後才進入南洋集團。和榮智權一樣,他的長子也是先在其他企業工作,5年前才進入傢族企業就職。

“改革開放後,大傢都發現內地機會多、政策好,人力物力成本又低廉,於是我們逐步把投資重心轉移到深圳、上海、無錫等地。”

情系江南,

全傢每年都回無錫

1989年,榮智權第一次帶著妻兒回到傢鄉無錫。“解放前跟父母離開無錫時我才2歲。”榮智權說,小時候父母常會對他講起榮傢老宅的模樣和太湖的風景,梅園、小箕山的景致早已在腦海中想象過無數遍。因此,回鄉後他在祭祖、掃墓後,一定要到太湖邊尋訪祖父榮宗敬1929年時建造的祖屋——錦園。令他欣慰的是,位於梅箕路一號的榮氏祖宅保存完好,不少遊客慕名參觀。

“現在我們全傢每年都會回無錫走走,去梅園賞梅,到太湖泛舟。除瞭秀麗的風景,最吸引我們的就是醬排骨、太湖白魚、大閘蟹這些地道的傢鄉美食。雖然香港也有不少無錫菜館,但總覺得不夠正宗。” 榮智權笑稱。

記者註意到南洋集團辦公室的走廊上,掛著一幅繪著江南園林的鏡心小品,仔細一瞧,原來是吳冠中的手筆。榮智權莞爾一笑:“我特別喜歡這幅畫,吳冠中也是我汽車音響喇叭安裝們江蘇無錫人呢。”鄉思,總在不經意間流露。

如果說錦園承載的是榮氏傢族的記憶,那麼江南大學凝聚的則是榮傢幾代人教育報國的夢想。“第一次回無錫前,父親特地囑托我,一定要到江南大學去看看。” 榮智權說。1991年起,榮智權在江南大學分別設立瞭“榮智權獎學金、獎教金”。榮智權向校方建議,在制定獎學金發放的標準時,不要隻看學習成績。“不一定成績特別突出,最要緊是品德好,因為人品最重要。品德優秀、需要資助的學生,都可以成為獎學金的候選人。”

十幾年來,每次回鄉,榮智權都會抽空到江南大學,與師生座談,到校園看看。榮智權透露,現在他的父親和兒子也參與到瞭捐資助學的隊伍中來。“全傢人都希望能為無錫的教育事業做點貢獻,因為江南大學是我們的祖輩創立的,所以大傢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在。”

執掌香港無錫商會,

願更多蘇企大步“走出去”

隨著蘇港兩地來往次數的增多,如何加快兩地的對接與發展,是榮智權一直思考的問題。

2007年他擔任香港無錫商會副會長,2013年又被選舉為會長,在他看來,香港與江蘇各具特色,互補性強。“商會除瞭要利用好兩地資源,協助蘇港企業傢對接,促進香港與江蘇的經貿交流、資本流動和投資,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蘇的科技創新成果、制造業企業、生物醫療、旅遊資源等產品向外推廣,加快江蘇經濟邁向國際,協助江蘇的企業‘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市場。”榮智權認為,江蘇發展大會讓海內外的各界人士聚到瞭一起,尋找對接和合作的機會,這在不少傳統企業致力轉型升級的當下是“及時雨”。

“我註意到,這幾年來,內地在互聯網科技、物聯網等領域發展迅猛,湧現出瞭很多著名IT企業和青年企業傢,BAT就是典型代表,他們的事業版圖已經拓展到瞭全世界。去年在江蘇舉辦的世界物聯網大會和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好多港商企業都專門與會取經。我的大兒子目前在公司,就專門負責IT方面的技術研發,他也在學習借鑒內地互聯網金融的先進做法和經驗。”

榮智權發現,隨著內地經濟的不斷發展,江蘇企業引進香港或國外的優勢資源和人才,同樣能走出新的發展之路。“比如紅豆集團,他們到國外招聘優秀的時裝設計師到無錫,不一定非得到國外去辦廠。所以,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港商一定要和江蘇企業傢交朋友,結合江蘇、上海、香港三地優勢,共同發掘商機。”

結束采訪前,記者還巧遇瞭來公司上班的榮鴻慶老先生,記者趕忙上前向榮老問好。盡管榮老先生今年已95歲高齡,仍然身體強健,耳聰目明。當得知記者來自江蘇後,榮老還不忘讓助理遞上他的名片,以示對傢鄉人的歡迎。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樊玉立

CC66143FA948964C
arrow
arrow

    t7pafc64j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